位置:首页>文章信息>一起了解民族团结知识

一起了解民族团结知识

来源:
发布日期:2023-11-07 17:37
   浏览次数:
打印

五个维护  

  在民族工作中,党和国家所强调的“五个维护”:维护社会稳定、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维护祖国统一,维护民族团结。

根本途径  

  现阶段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根本途径: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根本道路  

  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根本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重要前提  

  中华民族共同发展的重要前提:团结稳定。


什么是民族问题  

  民族问题既包括民族自身的发展,又包括民族之间、民族与阶级、国家之间等方面的关系。民族问题在整个社会发展过程中具有长期性、重要性、复杂性、国际性和敏感性5个基本特征。

什么是民族区域自治  

  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实行区域自治。民族区域自治是我们党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国家的民族区域自治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什么是城市民族工作  

  指的是以城市少数民族为主要对象的民族工作及与城市功能相联系的民族工作。

16字方针  

  党和国家保护继承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的16字方针: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继承发展。

主要任务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的主要任务:改善村寨生产生活条件、大力发展特色产业、重点推进民居保护与建设、加强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

基本原则  

  妥善处理涉及民族因素的矛盾和纠纷时坚持的基本原则:

  (1)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2)坚持法治的原则;

  (3)坚持教育疏导的原则;

  (4)坚持及时处理的原则。

八个坚持  

  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的内涵是“八个坚持”:

  (1)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2)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3)坚持维护祖国统一;

  (4)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

  (5)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6)坚持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7)坚持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思想基础;

  (8)坚持依法治国。

我国民族政策的主要内容  

  我国民族政策的主要内容:

  (1)坚持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

  (2)实施民族区域自治;

  (3)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

  (4)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

  (5)使用和发展少数民族语言文字;

  (6)发展少数民族教科文卫体等社会事业。

为什么说党的民族政策

是民族团结的生命线  

  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是党和国家处理民族问题的依据和手段,协调民族关系的规范和准绳。在党的民族政策的光辉照耀下,我国少数民族的面貌、民族地区的面貌、民族关系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蓬勃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光辉成就。事实证明,我们党的这些民族政策完全符合我国国情,是正确和行之有效的,得到了各族人民的衷心拥护,是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的根本保证。

重要的意义  

  维护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意义民族团结是中国处理民族问题的根本原则,也是中国民族政策的核心内容。在中国这样一个多民族国家,维护民族团结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1)民族团结是国家统一的重要保证;

  (2)民族团结是社会稳定的重要前提;

  (3)民族团结是各项社会事业发展的重要保障。

最高利益  

  我国各族人民的最高利益是:祖国统一。

基本特征  

  我国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的基本特征:平等、团结、互助、和谐。平等是基石,团结是主线,互助是保障,和谐是本质

人民币使用哪几种

少数民族文字  

  人民币使用哪几种少数民族文字:我国人民币主币除使用汉字之外,还使用了蒙古文、藏文、维吾尔文、壮文4种少数民族文字。

宪法对少数民族的政策  

  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关系。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禁止破坏民族团结和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国家根据各少数民族的特点和需要,帮助各少数民族地区加速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都有保持或者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



地址:雅安市雨城区南坝东街2号

电话:0835-2243842

传真:0835-2239030

邮箱:yasgtzyj@163.com

>>>>>>>>>>联系我们<<<<<<<<<<

主办单位: 雅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政府网站标识码:5118000028

蜀ICP备09001929号-2

川公网安备51180202511925

微信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