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章信息>绘就新时代山水图——“两山”理念的四川实践

绘就新时代山水图——“两山”理念的四川实践

来源:
发布日期:2025-08-13 09:50
   浏览次数:
打印
8月11日


《中国矿业报》
推出专版
绘就新时代山水图
——“两山”理念的四川实践
图片


全文如下
↓↓↓

盛夏四川,千姿百态

长江黄河奔涌向东

红原若尔盖繁花点点

大熊猫国家公园生灵共舞

……

美丽四川释放着它独特的魅力

四川是长江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地,黄河上游重要的水源补给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重点地。同时,四川也是矿产资源大省,全国战略找矿的“主战场”。20237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时强调,要把生态文明建设这篇大文章做好。




四川省自然资源部门

不负重托,牢记使命。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自觉肩负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重大政治责任,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持续绘就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卷。




大熊猫公园里的生态守护

图片

500

这是四川省雅安市石棉县草八牌社区

居民李伟家到原板厂沟废弃矿山的距离

过去

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生活

让他深感困扰



雅安市

地处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的过渡地带,是大熊猫国家公园中面积最大、占比最高、山系最全的市,有“动植物基因库”和“熊猫故乡”之称。另一方面,雅安拥有62种矿产、620处矿产地,石棉储量全国第二、产量第一,境内石棉县更是因此得名。



20世纪50年代,雅安揭开了国有开采石棉矿的序幕。历经50余年的开采,矿区在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作出积极贡献的同时,也留下了巨大的尾矿库、高耸的边坡、大量的厂房等建(构)筑物孤悬在大渡河畔。进入21世纪,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升级,矿区逐渐关停。



“开采后的矿山遗留下的尾矿,让本是青色的山坡变成了一片‘荒土’,远远望去就像青山‘负了伤’,清晰的疤痕在茫茫青山中显得尤其扎眼。”

 李伟说。


石棉县自然资源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

矿山开发利用,导致泥巴山和二郎山生态廊道受阻,形成障碍点20处,白沙河、三合、新庙和泡草湾4个野生大熊猫局域种群之间的基因交流受到影响,且造成地质安全隐患56处,面积9平方公里,植被破坏11.27平方公里,地形地貌破坏12.05平方公里。



202110月,大熊猫国家公园设立;2022年,大熊猫国家公园(雅安片区)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项目成功入选国家示范工程,获得中央财政3亿元资金支持。项目为期3年,以“加强大熊猫种群保护和栖息地修复”“加强生态系统保护修复”为重点任务,综合采取辅助再生、生态重建等方式,统筹推进雅安市荥经、石棉、宝兴等三县开展矿山生态修复。


 

如今三年过去了

大熊猫国家公园(四川雅安片区)

历史遗留废弃矿山

生态修复示范工程子项目已全部完工

正在开展项目验收和成效总结



四川省自然资源厅修复处相关负责人介绍

根据大理石矿、花岗岩矿、石棉矿三个矿种类型,项目区从国家区域地方三个层次、“生态安全景观三个维度出发,按照国家公园核心区、一般区的特点,根据各县所处区位科学配置保护和修复、生物和工程等措施,通过废弃矿山图斑点位的生态修复,打通被阻断的生态廊道,形成生态系统保护体系网络,进而提升整个区域的生态功能,维护大熊猫国家公园内生物多样性,提升整个区域的生态系统质量。



石棉县板厂沟废弃矿山一片青绿,仿佛山体上的“伤口”正在逐渐愈合,萌发出新的生机。经过50余年的开采和近20年的废弃后,这片土地终于重现了青山本有的翠绿。曾经,废弃矿渣堆积的高陡边坡被改造成一级一级的台阶,为植物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原先光秃秃的地表上,胡枝子、黑麦草等植物在人们的精心照料下茁壮成长,为这片土地带来了新的活力。宝兴县梦发矿废弃矿山,昔日开采大理石留下的“创面”,覆盖了超过600亩的土地,且坡度陡峭,超过50度,采坑壁面几乎垂直,区内最高落差更是达到近1000米。经过采取一系列的生态修复措施,如今山体已经换上了“绿装”,仿佛盖上了一块巨大的“绿毯”。



矿山修复绝非简单的复绿

大熊猫国家公园(四川雅安片区)

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工程

是一项涉及多个方面的系统性工作


雅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比如宝兴梦发矿旁的白沙沟,长期的大理石开采导致沟渠呈现乳白色,这是水土流失的明显迹象。我们通过修建钢筋石笼墙和清理物源等措施,白沙沟已经重现清澈,同时也降低了地灾隐患的风险。未来,当地将通过对梦发矿实施“土地+”工程,将修复后的土地转化为耕果林地,并规划种植黄柏、核桃等中药材农产品。同时,还将开展造林碳汇和林下经济,激发原有土地的新生活力。


 

保护绿水青山

就要过穷日子吗?


宝兴有30亿立方米的汉白玉资源储量,是世界三大白色大理石原产地之一。为了守住大熊猫王国的生态红线,当地政府“壮士断腕”,关停了20多座小水电,全面关停了国家公园内的矿山……明天在哪里?面对窘境,2020年,宝兴以“园中园”的方式在80公里外的雅安经济技术开发区设立宝兴工业园,引进铜铝循环产业项目发展“飞地经济”。今年41日,四川求实铝业有限公司年产12万吨铝合金制品项目落地宝兴飞地产业园区,预计项目建成投产后将实现年产能20万吨、年产值40亿元。



如今,李伟在自家门口砌起了花坛,种上了鲜花,夏日里,蔷薇盛开,分外妖娆。这500米所代表的将是他家通往未来矿山公园的新距离。与李伟一样,46岁的李云均也开始了崭新的人生。曾是宝兴县汉白玉开采高峰期货车司机的他,凌晨3点多就要上山拉货,矿山里炸药一响,粉尘漫天,甚至“连呼吸都不敢大口”。这样的生活,他一年辛勤劳作仅能挣得六七万元。废弃矿山生态修复项目实施后,他果断卖掉了卡车,回到老家宝兴县蜂桶寨乡熊猫新村,经营起民宿。李云均说,在熊猫新村超过三分之二的村民都从事民宿接待,也有村民从事餐饮经营,宝兴腊肉、野菜等是食客必点菜品。



“披绿生金”实现矿山蝶变
四川峨胜水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距离著名的峨眉山风景区大约13公里。走进年采1200万吨的露天矿山开采现场,你很难将它与印象里传统的水泥厂联系起来。绿树环绕,绿草如茵,溪水潺潺,运输带在崇山峻岭间穿梭,矿石从采矿区有序“踏”上运输带,进入公司备料库房。


绿色

是具有希望和生命力的颜色


峨胜集团的“绿”不仅在于绿色环境,更在于绿色管理、绿色生产、绿色发展。30多年来,峨胜集团坚持走绿色生态发展之路,在推进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转变的同时,以“绿”为底,“奏响”了绿色变奏曲。

 

2009年开始,峨胜集团已累计投资1.5亿元,建设了3条每条长度约5.5公里长的胶带,替代车辆运输,每条胶带均配备了势能发电系统,当物料下坡时,可以带动发电机发电,每运输1吨矿石可以发电1.051.2度,创造了矿石输送不耗电,却向破碎系统和照明系统供电的“奇迹”。






相关负责人介绍

仅用胶带输送取代汽车运输这一块,我们就减少用地450亩;每年节约矿石运输费用超过1亿元,减少燃油消耗600万升,折算减排二氧化碳15000吨;每年发电超1000万千瓦时,完全能满足矿山日常生产生活所需,还有多余电量供给水泥厂,发电产生效益1000万元,折算减排二氧化碳10000吨。同时,还避免了重型运矿车对社区道路的碾压损毁,避免了粉尘排放、尾气噪音污染,融洽了矿企与社区的关系。


 

峨胜集团也是四川省首家批量使用新能源矿用车进行矿石转运的,单台新能源矿用车相对柴油运矿车年可节约8万升柴油,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00多吨。


以创建“绿色工厂”

促进生产线管理和技术水平提升

是峨胜集团实现绿色发展的立足点



在生产过程中峨胜集团对产生的废气进行余热发电和物料烘干等生态循环利用,充分利用水泥生产线废气余热生产超细粉产品,并实现窑尾废气余热年发电3.5亿千瓦时,解决了生产线35%的用电问题。



在生产线上,峨胜集团对生产线篦冷机和余热发电进行能效升级改造,实现热回收效率的提高,改造后全年增加5400万千瓦时的发电量。在环境保护上,峨胜集团主动引进先进技术进行污染治理,成功实现了水泥生产超低排放的目标。




相关负责人说

“在峨胜,我们会对3个月内不会开挖的裸露地面进行临时复绿。”


 

据统计,2020—2024年间,企业投入980万元,完成了矿山边坡复垦420亩。对此,员工邱勇博十分感叹,


“以前,我想象中的水泥厂工作是整天灰头土脸‘不见天日’的,当我来到峨胜之后,现实颠覆了我的认知:冬天可以上矿山看雪景,夏天可以在园林工厂里吃水果、喂鱼、欣赏美景,每天工作我们就像生活在园林里一样,非常惬意,非常舒服!”


 

峨胜集团的绿色之旅

只是四川绿色矿山建设的一个案例


近年来,四川将绿色矿山建设作为四川筑牢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的重要抓手,在全国率先将绿色矿山建设纳入矿权出让公告,写入矿权协议,纳入各级政府绩效考核范畴,形成社会共识,建立“有进有出”的良性发展机制。

 

为进一步推进绿色矿山建设

202411

省自然资源厅、财政厅、生态环境厅等

七部门联合印发

《关于全面推进绿色矿山建设的通知》



规划了四川未来5年全面推进绿色矿山建设的路线图和时间表,明确了加强绿色矿山建设工作的具体举措。按照规划,到2028年底,绿色矿山建设工作机制更加完善,新建、改扩建、生产矿山的绿色矿山建设协议签订率不低于80%;持证在产的90%大型矿山、80%中型矿山达到绿色矿山标准要求;新建矿山正式投产2年内达到绿色矿山标准要求;小型矿山结合实际参照绿色矿山标准管理



还分别从矿产资源、用地用林用草、环保、财税金融等方面,提出17项具体政策支持企业积极创建绿色矿山



今年4月,四川省绿色矿山现场会在峨眉山举行,全省21个市(州)自然资源局现场观摩了峨胜水泥的绿色矿山建设成效,营造了浓厚的创建氛围。



省自然资源厅矿保处相关负责人介绍

到2028年底,四川将建成600余绿色矿山。对新建矿山,在正式投产后2年内建成绿色矿山;对改扩建和生产矿山,加快升级改造达到绿色矿山标准;对剩余储量可采年限不足3年的生产矿山,着重做好闭坑前的污染防治,以及生态修复工作。通过绿色矿山建设,逐步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全过程,通过推动开采方式科学化、资源利用高效化、企业管理规范化、矿区环境生态化以及矿区社区和谐化,形成矿业高质量发展的新模式。”


 


让绿色“长”在地质勘查一线

图片

20241115

四川省第三地质大队地调所总工程师范勇刚

在笔记本上标注下日期

……

图片

在距县城10公里的地方,一架直升机带着“大尾巴”从停机坪起飞,朝着远处连绵起伏的深山缓缓飞去。看着直升机飞远、消失在视野尽头,范勇刚低头摊开地图告诉记者,此次飞行区域,是常年奔波于山川之间的地质队员也难以深入勘查的地方。





选择有效的勘查方法

是实现找矿突破的重要环节


从前进入山林找矿,主要是靠地质队员翻山越岭、辛勤跋涉。而这一次找矿,他们选择了“上天入地”。这对干了十余年地质工作的范勇刚来说是一次探索,对于四川省来说同样具有重要意义——这是四川省政府性投资地质勘查项目中首次开展“空地一体化”地质勘查。




2023年以来,四川省级财政每年都拿出1亿元,支持地勘单位开展探矿设备的迭代更新。直升机TEM、航空磁法测量结合音频大地电磁测探测量综合勘查技术的应用,正是依赖于四川省设立的地勘单位能力建设专项资金。



20248,《四川省矿产资源勘查开发领域大规模设备更新专项行动方案》印发。明确到2027年,设备更新规模超过9亿元,基本构建“空天地井”现代化绿色勘查开发装备体系,矿业装备绿色化、智能化、集成化水平走在全国前列。


 





省自然资源厅相关负责人介绍

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要求全面实施绿色勘查。绿色勘查鼓励应用航空物探、遥感、以钻代槽、一孔多支等新技术、新装备,最大限度避免或减轻勘查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工作人员说:


“像这样的树,如果放在以前,肯定是会被砍掉的。‘先破坏再治理’,治理和恢复就像给矿山做了一场‘大手术’,花费的成本甚至比开采的收益还要高。在这次勘查过程中,我们首先在思路上实现了大转变,对珍贵植物等保护对象能让则让,能绕则绕,严格控制道路宽度在1.2米以内,不随意踩踏植被及农作物,不砍伐树木和保护性植物,施工完成后及时种树植草。”



202412

省自然资源厅印发

《四川省绿色地质勘查指南(试行)》

进一步明确了

符合四川实际的

绿色勘查技术方式和工作要求

 


“绿色发展注重的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问题。”“我们要加快形成绿色发展方式,促进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双赢,构建经济与环境协同共进的地球家园。”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绿色发展的重要论述,为实现永续发展指明了方向,也是四川省高质量发展的准则。


图片



在四川

那些曾经“灰头土脸”的矿山变身为

“不见粉尘滚滚,只见树木成林”

的花园式矿山

甚至成了“不闻人声嘈杂,只听机器运转”

的智能化矿山……

生态修复、绿色矿山建设、绿色勘查

让四川在实现高质量发展之路上越走越宽


地址:雅安市雨城区南坝东街2号

电话:0835-2243842

传真:0835-2239030

邮箱:yasgtzyj@163.com

>>>>>>>>>>联系我们<<<<<<<<<<

主办单位: 雅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政府网站标识码:5118000028

蜀ICP备09001929号-2

川公网安备51180202511925

微信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