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困难找勇哥
徐勇,大凉山人,芦山县国土资源局入党积极分子。
4月20日8时2分,房屋突然剧烈抖动起来,墙壁出现恐怖的裂纹,地震了!徐勇从床上跳起来,抱起衣服,拉上身旁的妻子就跑。跑到楼下,到处是惊恐万状的人。地震刚过,他又要跑回宿舍,惊魂未定的妻子一把拽住他,他说,“我必须把抢险包带出来,马上到单位去报到!”
8点35分,徐勇背起抢险包,拉着惊魂未定的妻子来到单位。刚进大门的那一刻,他觉得好轻松,有一种到家的感觉。放下背包,冒着余震的危险,他立即冲进受损严重的办公室抢救档案和重要办公设备。
11点,县局把临时办公点设在公安局的办公楼前,同事们忙着搭帐篷,安装电脑。
“勇哥快点,帐篷怎么搭?”
“勇哥,快点,这台电脑怎么打不开?”
“勇哥,快来帮忙!”
办公区内到处都是他忙碌的身影。
芦山县国土资源局在“4.20”7.0级强烈地震发生后,为便于开展地质灾害点的巡排查工作,连续搬迁了三次临时办公点,每次搬家徐勇都冲在最前面,最脏最累的活抢着去干。 在办公区他是大家的义务电工、义务清洁工……
国土资源抗震救灾指挥部成立后,徐勇被抽调到办公室负责地质灾害点排查情况的信息收集工作。单位好多同志都主动申请到灾区第一线,有人对他说:“你以前在地质队工作过,熟悉野外救援技能,到第一线去更好,更能出成绩。”他说:“办公室也是一线啊,这里责任重大,也是抗震一线,在这里我同样是在做贡献!”连续十多天,每天工作十七八个小时,徐勇吃在办公室,住在办公室,累了就在椅子上打个盹。十多天来徐勇共计完成了几万字的信息和数据上报工作,他收集统计的数据、信息准确及时,没有出现一次失误。
黑黝黝的皮肤,卷卷的浓密黑发,“有困难找勇哥!”大家都记住了。
不怕臭的可敬“搅屎棍”辜俊勇
4月23日早上10点,地震震中芦山县,国土资源抗震救灾指挥部和国土资源部、国土资源厅、武警黄金部队地灾指挥中心决定搬迁到在地震中受损较轻的芦山县青少年活动中心联合办公。指挥部下午1点将准时架线办公,芦山县国土资源局后勤保障组必须赶在中午12点前完成对办公区的基本排险、清洁工作,并为开赴震中灾区展开地质灾害巡排查工作的专家提供一个较为安全、舒适的休息点。
后勤组余国虎、辜俊勇、龙诚等同志接到命令后立即出发赶往青少年活动中心,余震不断的震后办公区一片狼藉,而同志们手中的工具只有木棍、残缺不全的扫帚和破水桶。他们用木棒把损毁的玻璃清除干净,用破水桶打水清理满是泥灰的地面。临近12点,地面干净了,网线通了,电线通了,可是厕所下水管因地震受损堵塞,无论怎么灌水也不管用。请来的水工一看,直接说太臭了干不了,刚冲进厕所排污的一位同志被熏的一直呕吐,看来是捅不通了。还有一小时指挥部就要入住办公,怎么办?退伍军人出身的残疾职工辜俊勇同志心急如焚。“不管这些了”辜俊勇大吼一声,让一位同志带着口罩端水和他走进厕所,他拿起木棍边冲水边捅,臭气熏得眼泪直冒,五六分钟后只听哗啦一声,终于通了!辜俊勇退出来,大大呼吸了一口清新空气,“哈哈,终于找到办法了”。就这样,一个,两个……辜俊勇用“搅屎棍”把全楼的厕所都清理了一遍。臭气熏天的地方变得整洁了,我们可敬的“搅屎棍”也在办公区叫开了!
不畏艰险的“真打”李本清
李本清,退伍老兵,50岁,芦山太平镇人,同事们给他的昵称是“李假打”。
4月20日8点20分,李本清冒着余震在大街上奔跑,有人问他:“‘假打’,朝哪里跑哦?还有余震,不要瞎跑啊!”“我马上要到单位集结。”他边说边向应急分队集结点跑去。
10点左右,李本清和赶到灾区的第一批次地质专家一起向震中灾区太平镇挺进。当车行至宝盛乡时道路被崩塌的岩石阻断,本来就松动的岩石,在余震的威胁下,不断地从山上滚动下来。冒着被飞石砸中的危险,李本清和地质专家们继续徒步向太平镇方向前进。大约下午3点左右终于到达太平,一眼看去,太平镇场上的房屋损毁严重,满目疮痍。家就在太平镇的他来不及回家探望,立刻和地质专家们展开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工作。接下来的十几天,他们冒着生命危险爬高山、涉深沟,早出晚归,完成了对太平镇共计200多个地质灾害隐患点的排查工作。
不让须眉的巾帼女英张果
张果,四川省冶金地质勘查局蜀通岩土工程公司的一名女技术员。“4.20”地震发生后,接到上级任务的她立即投入到震后地质灾害排查工作中。
到达灾区芦山县后,张果跟随同事一起到灾区宝盛乡开展地质灾害隐患点的野外排查工作。宝盛乡是“4.20”地震中的重灾区,从芦山县通往宝兴县的路上到处都存在塌方、落石的可能性,部分路段被巨石挡住,车辆无法通行。她和同事们带着干粮跟随武警官兵冒着生命危险进入宝盛乡开展工作。
宝盛乡居民比较分散,山体因地震破坏严重,居民房屋也遭到严重破坏。张果和蜀通岩土工程公司的同事们早出晚归,在不停的余震中,冒着随时被崩落的石块、损坏的房屋砸伤的危险对宝盛乡的震前原有地质灾害点逐个进行排查,对震后的新增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调查。在“4.20”地震中宝盛乡的大多数房屋受损无法住人,她就和同事们搭起临时帐篷暂时落脚;没有热水,她就和同事们天天啃干粮;余震一来她和同事们立即就地避险,随后又投入到排查工作中。对排查的灾害点、隐患点有重大险情的立即通知上报,并及时告知当地政府和村民,建议临时避让,选好紧急撤离路线,做好地质灾害知识的宣传,避免更多伤亡的出现。在外奔波辛苦一整天的张果晚上回到住处还得熬夜加班把资料进行整理、统计,报送国土资源抗震救灾指挥部汇总。